|
|
【简称】简称桂,首府南宁市。今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( Dieggagguenj Bouxcuengh Guengjsae),英语为Guangxi Zhuang
Autonomous Region,首府南宁�
【经纬度】位于东�104°26'�112°04',北�20°54'�26°24'之间�
【面积】面�23万多平方千米�
广西周边与广东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省接壤。东南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公里,东北与湖南省省界长�970公里,北面与贵州省省界长�1177公里,西面与云南省省界长�632公里。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公里。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。全区土地总面�23.67万平方公里,占全国总面�2.47%�
【人口�
人口
2005年末全区总人�4925万人。按民族分,汉族人口3027万人,占61.46%;各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,占38.54%,其中壮族人�1605万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�84.57%,占总人口的32.60%。全区平均家庭户规模3.37人,其中城镇家庭户规�3.21人,乡村家庭户规�3.46人�
民族
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,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(区)。境内居住着壮、汉、瑶、苗、侗、仫佬、毛南、回、京、彝、水、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,其中广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,约�150多万人,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0%;是全国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区,有17万多人,约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90%;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,也是我国毛南族最大的聚居区,�7万多人;广西是我国京族唯一的居住地,京族人�2.15万人,是我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。境内其�44个少数民族均有居住�
2003年末,广西总人�4857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人�1852.14万人,占38.13%。壮�1589万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(下同)�85.79%,主要聚居在南宁、柳州、崇左、来宾、百色、河�6个市。瑶�150.02万人,占8.10%,主要分布在柳州、桂林、贺州、百色、河池、来�6个市。苗�47万人,占2.54
%,主要分布在融水、隆林、三江、资源、西林、龙胜、南丹等县(自治县)。侗�32万多
人,�1.73 %,主要聚居在三江、融水、龙�3个自治县。仫佬族17万多人,�0.92%;主要聚居在河池市。毛南族 7 多万人,�0.38%,主要聚居在河池市。回�3.1万人,主要分布在南宁、柳州、桂�3个市的城区及所辖的灵川、临桂、永福、鹿寨县。京�2.15万人,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万尾、巫头、山心三岛。彝�0.72万人,主要分布在隆林、那坡和西林县(自治县)。水�1.35万人,主要分布在融水、宜州、环江和南丹县(自治县、市)。仡佬族0.28万人,主要聚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。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区面积�60%以上�
【省名由来�
广西: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。唐属岭南道;宋置广南西路,简称广西路,为广西得名的开始;元设广西两江道;明置广西省,后改广西布政使司;清改广西省;民国仍之;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�
【地理位置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,位于东经104°26'�112°04',北�20°54'�26°24'之间,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。广西区位优越,南临北部湾,面向东南亚,西南与越南毗邻,东邻粤、港、澳,北连华中,背靠大西南�
【行政区划�
全自治区辖:14个地级市�34个市辖区�7个县级市�56个县�12个自治县(共�109个县级行政单位)�
南宁市 �6个市辖区�6个县,市人民政府驻青秀区�
青秀区 兴宁区 西乡塘区 江南区 良庆区(良庆镇) 邕宁区(蒲庙镇) 武鸣县(城厢镇)
隆安县(城厢镇) 马山县(白山镇) 上林县(大丰镇) 宾阳县(芦圩镇) 横 �
(横州镇�
柳州市 �4个市辖区�4个县�2个自治县,市人民政府驻城中区�
城中区 鱼峰区 柳北区 柳南�
柳江县(拉堡镇) 柳城县(大埔镇) 鹿寨县(鹿寨镇) 融安县(长安镇)
融水苗族自治县(融水镇) 三江侗族自治县(古宜镇)
桂林市 �5个市辖区�10个县�2个自治县,市人民政府驻象山区�
象山区 秀峰区 叠彩区 七星区 雁山�
阳朔县(阳朔镇) 临桂县(临桂镇) 灵川县(灵川镇) 全州县(全州镇) 平乐县(平乐镇)
兴安县(兴安镇) 灌阳县(灌阳镇) 荔浦县(荔城镇) 资源县(资源镇) 永福县(永福镇)
龙胜各族自治县(龙胜镇) 恭城瑶族自治县(恭城镇)
梧州市 �3个市辖区�3个县,代�1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万秀区�
万秀区 蝶山区 长洲� 岑溪市(岑城镇) 苍梧县(龙圩镇) 藤 县(藤州镇) 蒙山县(蒙山镇)
北海市 �3个市辖区�1个县,市人民政府驻海城区。海城区 银海区 铁山港区(南康镇) 合浦县(廉州镇)
防城港市 �2个市辖区�1个县,代�1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港口区�
港口区(渔洲坪街道) 防城区(防城镇) 东兴市(东兴镇) 上思县(思阳镇)
钦州市 �2个市辖区�2个县,市人民政府驻钦南区�
钦南区 钦北� 灵山县(灵城镇) 浦北县(小江镇)
贵港市 �3个市辖区�1个县,代�1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港北区�
港北区(贵城街道) 港南区(桥圩镇) 覃塘区(覃塘镇) 桂平� 平南县(平南镇)
玉林市 �1个市辖区�4个县,代�1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玉州区东门路�
玉州区(玉城街道� 北流� 容 县(容州镇) 陆川县(温泉镇) 博白县(博白镇) 兴业县(石南镇)
百色市 �1个市辖区�10个县�1个自治县,市人民政府驻右江区向阳�13号�
右江区(百色镇) 凌云县(泗城镇) 平果县(马头镇) 西林县(八达镇) 乐业县(同乐镇)
德保县(城关镇) 田林县(乐里镇) 田阳县(田州镇) 靖西县(新靖镇) 田东县(平马镇)那坡县(城厢镇) 隆林各族自治县(新州镇)
贺州市 �1个市辖区�2个县�1个自治县,市人民政府驻八步区贺州大道�
八步区(八步街道) 钟山县(钟山镇) 昭平县(昭平镇) 富川瑶族自治县(富阳镇)
河池市 �1个市辖区�4个县�5个自治县,代�1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金城江区新建路�
金城江区(金城江街道� 宜州市(庆远镇) 天峨县(六排镇) 凤山县(凤城镇) 南丹县(城关镇)
东兰县(东兰镇) 都安瑶族自治县(安阳镇)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(东门镇� 巴马瑶族自治县(巴马镇)
环江毛南族自治县(思恩镇) 大化瑶族自治县(大化镇)
来宾市 �1个市辖区�3个县�1个自治县,代�1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兴宾区建设大道�
兴宾区 合山市(岭南镇) 象州县(象州镇) 武宣县(武宣镇) 忻城县(城关镇)
金秀瑶族自治县(金秀镇)崇左市 �1个市辖区�5个县,代�1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江州区石林大道�
江州区(太平镇) 凭祥市(凭祥镇) 宁明县(城中镇) 扶绥县(新宁镇) 龙州县(龙州镇)
大新县(桃城镇) 天等县(天等镇)
【自然地理�
地形概况
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,地处两广丘陵西部,南临北部湾海面。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,山岭连绵、山体庞大、岭谷相间,四周多被山地、高原环绕,呈盆地状,有"广西盆地"之称�
山地丘陵性盆地地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,呈盆地状。其特征�:
1.盆地大小相杂。西、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,东北为南岭山地,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、六万大山、十万大山。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,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,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、武鸣、南宁、玉林、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,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�
2.山系多呈弧形,层层相套。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�:第一列为大苗山―九万大�;第二列为大南山―天平山―凤凰山;第三列为驾桥岭―大瑶山―莲花山―镇龙山―大明山―都阳山(此列亦称广西弧�;第四列为云开大山―六万大山―十万大山―大青山。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、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。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,占广西总面
�(南至斜阳�)�634公里。全自治区聚居壮、汉、瑶、苗、侗、仫佬、毛南、回、京、彝、水、仡佬等民族�2005年末总人�4925万人,汉族人�3027万人,占61.46%;各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,占38.54%,其中壮族人�1605万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�84.57%,占总人口的32.60%
�23.5%;海�400�800米低山次之,占广西总面�15.9%。桂东北猫儿山主峰海�2141米,为广西第一高峰,也是南岭最高峰。越城岭―猫儿山与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是中国三大走廊之一�
3.丘陵错综,占广西总面�10.3%,在桂东南、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�
4.平地(包括谷地、河谷平原、山前平原、三角洲及低平台�)占广西总面�26.9%。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。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各大、中河流沿岸,较大平原有浔江平原、郁江平原、宾阳平原、南流江三角洲等。其中浔江平原最大,面积�630平方公里�
5.喀斯特广布,占广西总面�37.8%,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、桂西北、桂中、桂东北。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�
河流众多
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流大多沿着地势呈倾斜面,从西北流向东南,形成了以红水河―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广西中部以及支流分布于两侧的树枝状水系。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6条,总长度有3.4万公里,河网密度0.144公里/平方公里。分属珠江、长江、桂南独流入海、百都河等四大水系。珠江水系是广西最大水系,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5.2%�
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33条,主干流南盘江―红水河―黔江―浔江―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,全�1239公里,出梧州流向广东入南海。长江水系分布处于桂东北,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�3.5%,集雨面�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条,主要河段有湘江、资江,属洞庭湖水系上游,经湖南汇入长江。其中湘江在兴安县附近通过秦代开凿的灵渠,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。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,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�10.7%,较大河流有南流江、钦江、北仑河等,均注入北部湾。经越南入北部湾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�0.6%。喀斯特地下河众多,�433条,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有248条,坡心河、地苏河等均独自形成地下河水系�
海岸、岛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属于南海的北部湾。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,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,大陆海岸线长�1500公里,岛屿岸�46l公里。海岸线曲折,类型多样。南流江口、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;铁山港、大风江口、茅岭江口、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;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;北海、合浦为台地型海岸。广西近海滩涂广大,面积�1005平方公里�0�20米浅海广阔,面积�6488平方公里。整个北部湾的面积约12.93万平方公里,东起雷州半岛、琼州海峡,东南为海南岛,北至广西,西迄越南。湾内海底平坦,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,倾斜度不�2°,水深一�20�50米,最深不超过90米。广西沿海有697个岛屿,总面积约66.9平方公里。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4.7平方公里�
【天气气候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低纬,北回归线横贯中部,南濒热带海洋,北接南岭山地,西延云贵高原。按全国地形分类,广西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,具有周高中低、形似盆�,山地多、平原少的地形特点。在太阳辐射、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,形成了热量丰富、雨热同季,降水丰沛、干湿分明,日照适中、冬少夏多,灾害频繁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征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、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气候温暖,热量丰富。各地年平均气温�16.5�23.1℃之间。等温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,气温由南向北递减,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。全区约65%的地区年平均气温�20.0℃以上,其中右江河谷、左江河谷、沿海地区在22.0℃以上,涠洲岛高�23.1℃。桂林市东北部以及海拔较高的乐业、南丹、金秀年平均气温低�18.0℃,其中乐业、资源只�16.5℃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.7�42.5℃。其中,沿海地区、百色市南部山区及金秀、南丹、凤山、乐业、天等在33.7�37.8℃之间,其余地区38.0�42.5℃,百色为全区最高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极端最低气温为-8.4�2.9℃。桂北山�-8.4�-4.0℃,资源为全区最低;北海市、防城港市南部及博白、都安极端最低气温在0℃以上,其余各地�-3.9�-0.2℃之间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,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�2760mm,大部分地区�1300�2000mm之间。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,西部少;丘陵山区多,河谷平原少;夏季迎风坡多,背风坡少等特点。广西有三个多雨区:�1)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,年降水量�2100�2760mm;(2)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、蒙山一带,年降水量�1700�2000mm;(3)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、灵川、桂林、临桂、融安等地,年降水量�1800�2000mm。另有三个少雨区:(1)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、隆林、西林一带,年降水量仅有1080�1200mm;(2)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,年降水量�1200�1300mm;(3)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,年降水�1200�1300mm。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,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,干湿季分明�4�9月为雨季,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�70%�85%,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,容易发生洪涝灾害�10�3月是干季,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%�30%,干旱少雨,易引发森林火灾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�2219小时,与邻省比较,比湘、黔、川等省偏多,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,与广东相当。其地域分布特点是:南部多,北部少;河谷平原多,丘陵山区少。北海市及田阳、上思在1800小时以上,以涠洲岛最多,全年�2219小时。河池、桂林、柳州三市大部及金秀、乐业、凌云、那坡、马山等地不�1500小时,金秀全年日照时数最少,只有1169小时。其余地区在1500�1800小时之间�
广西壮族自治区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最多,冬季最少;除百色市北部山区春季多于秋季外,其余地区秋季多于春季。夏季各地日照时数为355�698小时,占全年日照时数�31%�32%;冬季各地日照时数只�186�380小时,仅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4%�17%�
【历史文化�
今南宁古属百越之地。秦始皇二十三年(前214年),秦统一岭南地区,设南海、桂林、象郡,南宁属桂林郡辖地。汉朝汉高祖元年至元鼎元年(�206�-�111年)为南越国地,元鼎六年(前111年)属郁林郡领方县地。三国时,属吴国辖地,归广州郁林郡临浦县地,一直延续到西晋。东晋太兴元年(318年),从郁林郡析出晋兴郡,隶属广州,治所在晋兴县(今南宁),晋兴县成为南宁的第一个地名,一直沿用至隋开皇十八年�598年),共280年,这是南宁成为桂西南地区行政中心的开始。隋开皇十八年,改晋兴县为宣化县,治所在宣化城(今南宁)。唐武德四年�621年),以宣化县地设南晋州,领宣化一县。武德五年(622年),宣化县析出宣化、武缘、朗宁、晋兴、横�5县,隶属南晋州。贞观六年(632年),南晋州改称邕州,为邕州都督府,这是南宁简�"�"之始�"�"字来自唐《元和郡县志�"因州西南邕溪水为�"的记述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邕州为朗宁郡,乾元元年�758年)复为邕州,撤销朗宁郡建制,由州领县。咸通三年(862年),邕州属岭南西道,治所在宣化县,至此今南宁相当于今省级政权建置开始。元朝至元十六年�1279年),改邕州为邕州路,辖宣化县、武缘县,置邕州路总管府,兼左右两江溪峒镇抚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,上思州黄胜许、岑世兴起兵抗元,给元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。至治二年(1322年),英宗派特使招谕,逼使黄胜许、岑世兴归顺。泰定元年(1324年)六月,黄、岑遣子弟朝贡,归顺元朝。为庆南疆绥服,元朝统治者于同年9月将邕州路改称南宁路(取南疆安宁之意),隶属湖广行中书省。宣化县隶属南宁路,南宁得名始于此。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,湖广行中书省分置广西行书省,南宁隶属广西行中书省。明洪武元年�1368年)废南宁路,置南宁府,宣化县隶属南宁府,治所在今南宁城。清朝承袭明朝建置,清朝初叶,实行省、府(厅)、州(直隶州)、县四级区划制。南宁府隶属广西省,为府治所,宣化县隶属南宁府。府、县治所均在今南宁城。民国元年(1921年)7月,废宣化县并南宁府。同�10月,广西军政府从桂林迁来南宁,南宁成为广西省会�1913�6月,废府留县,南宁府改为南宁县,治所南宁�1914�6月,为避云南省的南宁县同名而改名邕宁县,为邕宁县得名之始。同年置南宁道,领邕宁、永淳、横县、宾阳、上林、武鸣、隆山、那马、都安、果德、隆安、扶南、绿渌、上�14个县�1926年废道,由省直接领县�1929�7月设南宁市政府,与邕宁县合署办公,同�11月,撤市建制�1930年置南宁民团区,1934年置南宁行政监督区,1935年置第九区,均领邕宁、宾阳、横县、永淳、扶南、绿渌、同正、隆安、上�9个县�1936年,广西省会从南宁迁回桂林�1940年置南宁行政监督区(又叫第九区)�1942�4月,将第八区(武鸣)、第九区合并称第四行政区,治所南宁。领邕宁、永淳、横县、宾阳、上林、武鸣、隆山、都安、那马、平治、果德、隆安、同正、扶南、绥渌、上�16个县�1949�10月,广西省会从桂林搬来南宁�
1949�12�4日,南宁解放�1950�1月南宁建市,同月22日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办公。同�2�8日,广西省人民政府成立,确定南宁市为省会。至1958�3月南宁广西省政府驻地�1958�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至今,南宁一直为自治区首府)�1952�12月南宁为桂西壮族自治区(1956年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)驻地。自治州领百色、宜山两个专区,并领邕宁�15个直属县�1958�9月,南宁市与南宁专署统一领导�1960�10月,地、市合并�1967�1月,南宁市与南宁专署分开�1968年成立南宁市革命委员会�1979�3月,南宁市领朝阳(今兴宁)、新城、永新、衡阳(今城北)、江�5个城区及1个郊区�1980�6月恢复南宁市人民政府�1984�4月,南宁市正式接管邕宁、武鸣两县,南宁市领5个城�1个郊�2个县�8个行政单位�2001�12月,撤销郊区,南宁市市辖行政区由原来�6个减�5个,市辖行政单位�8个减�7个�
|
|
|
|